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要闻 > > 
追寻桑蚕文化 传承华夏瑰宝——线上线下融合跨学科项目化探究 天天快讯
来源: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     时间:2023-04-26 03:11:14

追寻桑蚕文化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传承华夏瑰宝

我校三年级同学在孙焕鑫老师和陈芳老师两位老师的带领下,开展了追寻桑蚕文化传承华夏瑰宝------线下线上融合的跨学科项目化探究活动。

一、课上我们将讲台让给学生,让学生讲解蚕的知识。

三年级第2单元科学课是养蚕的内容。孙老师和陈老师结合本单元的内容进行了项目化学习,同学们不但自己亲自养蚕,还在网上查阅并学习了很多的资料,在课堂上我们把讲台让给学生,让学生成为小老师,上台讲一讲蚕的知识。

二、课间同学们互相围在一起观察蚕,学习交流,做观察记录。

有很多同学不但家里养蚕,还将蚕捐到学校里,大家一起喂养。这样,很多在家里没有养蚕条件的同学也可以参与养蚕活动。所有的同学都一起学习实践养蚕的技术。大家陪伴蚕宝宝长大,观察蚕的一生的成长经历。有的同学每天都会带来一些新鲜的叶子喂蚕宝宝。为了更好的照顾蚕,我们还选了组长,制定了值班的表格,每天有专人负责清理蚕砂,专人喂养蚕宝宝,专人记录蚕宝宝的成长经历,并填写记录表。

三、线上我们开设了“追寻桑蚕文化传承华夏瑰宝的”微信群,开展跨学科项目化的探究学习活动。

1、我们的微信群将近有300多人。微信群以自愿参加的方式进群,为了网络安全,每个同学都是实名制,群名片是班级加姓名。

2、在微信群中每个同学都成为了主人,既是养蚕知识的分享者,也是学习实践者。自微信群建立以来,同学们分享了上千张照片,几百个视频。同学们在养蚕过程中遇到所有的问题,都能随时到群里进行求助。

四、数字背景下的桑蚕文化跨学科多领域探索学习

1、桑蚕历史知识方面的学习。

2、信息技术方面的学习。学生们搜索桑蚕文化资料,研究拍摄照片和视频。和陈老师学习如何美化照片,编辑视频。

3、美术作品。

4、劳动技能方面。同学们学会了抽蚕丝,做蚕茧手工艺品。

5、开展科技发明活动,学生研发了智能养蚕生态系统。

6、学生的优秀作文。

7、数学和金融知识的学习。为了更好地将数学知识和金融知识融入养蚕活动中,数学老师成立“银行”为孩子们发行代金币,孩子们通过完成各项任务赚取代金币,再用代金币购买老师手中蚕仔、蚕宝宝、养蚕工具和记录表等资源。

8.与英语跨学科融合

撰稿:陈 芳

制作:皮 欣

责编:皮 欣

主编:杨福双

监制:李长合

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

诚实 博学

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大街37号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观点